【同德科普】足下:您“知”足吗?您“识”足吗?——帮您认识糖尿病足(一)
发布日期:2022-07-15
来源:
引言:足,古为足,今称脚,等同为植物的根。足是人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神秘“器官”。人的足底,存在着几乎所有体内脏器官的反射区,足底连结着人体的12条经络。一个“足”字写透了人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足以慰馀生”。“足以报先帝”。“足以戒人间”。“足以慰所思”。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健康人生,从脚走起……
帮您认识糖尿病足(一)
中西医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膏梁厚味,足生大疔”。糖尿病足在古代医学《黄帝内经》里已有记载,“膏梁”是指肥美的食物。“膏”,肉之肥者;“粱”,食之精者。用现在的话来讲,“膏”就是油脂、肥肉。“粱”就是精米、精面,也就是精加工的细粮。细粮的粗纤维含量低,淀粉、蛋白质含量较高。经过精加工以后,脱去了皮壳,磨细过筛,进一步去粗取精,剩下的就更加甘甜,有粘性,不会粗砾难以下咽,口感、色泽都好。五谷脱下的皮壳叫做糠,在大多数穷苦老百姓吃糠咽菜的年代,膏粱也就成了富裕的象征。所以,“膏梁”在文学上也借指富贵人家。就是说,祖国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糖尿病是一个富贵病。
“膏粱之变,百病丛生”。“人生在世,吃喝而已”、“见餐不吃,呆也”。饮食是机体出生以后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人如果要想活着,就必须吃喝。但饮食要卫生、要适量、要合理搭配,科学用餐,否则,若饮食无节,胡吃海造、暴饮暴食、嗜酒狂饮、大鱼大肉、生猛海鲜等过食膏粱厚味,则百病丛生。这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也可以找到证据。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素问·腹中论》:“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
现代医学于1956年开始使用“糖尿病足”这一名词。认为该病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全身疾病,它既有糖尿病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又有肢端溃烂,感染等外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现代医学认为,长期过食高脂、精细、甜美饮食,可致肥胖,或导致高血脂、高血粘,从而形成动脉硬化,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与脑中风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肥胖与糖尿病有明确的相关性。这是因为肥胖者血脂增高,可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或摄食过度造成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负荷过重,导致胰岛素抵抗等,可诱发糖尿病。而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的危害极大。“30%的人是活活吃死的,他们死于肥胖带来的一系列疾病”,此言值得深思。
关注我们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红旗东街4388号 邮编:044000
联系电话:0359-2066873 网址:www.yctdyy.com
e-mail:ycstdyy@163.com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127号
扫码挂号
联系我们
运城同德医院
院办电话:0359-2066873
招聘电话:0359-2613680
挂号预约:0359-2613581
医保、慢病报销: 0359-2613401
药品咨询:0359-2613530
体检电话:0359-2580998,15203598831